时间:2022-11-07 18:46:48 | 浏览:50
2021年4月7日,国美零售(00493.HK)举行2020年全年业绩公告全球投资人会议,其中创始人黄光裕参加了该会议。
回溯来看,3月31日,国美零售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约为441.19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滑25.83%;归属母公司亏损为69.94亿元,2019年同期为亏损25.90亿元。
黄光裕在全球投资人会议上直言,国美这些年,丢失了很多机会和时间,但零售市场未来增长很大,这也是国美的机会;此外,国美现在在线上全品类销售,线下赋能,相信是国美从零开始全新的提升。同时,他再次强调,“未来18个月有信心做的更好”。
值得一提是,今日早盘,受黄光裕参加投资人会议的消息影响,国美系股票普涨。截至4月7日收盘,港股上市的国美零售涨幅为10.6%;中关村涨幅为4.99%;*ST美讯涨3.79%。
疫情影响亏损扩大
3月31日,国美零售发布了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国美零售2020年销售收入约为441.19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滑25.83%;归属母公司亏损为69.94亿元,2019年同期为亏损25.90亿元。
对于报告期内的经营状况,国美零售表示,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对中国许多行业造成干扰,集团的业务也受到影响。在疫情严重的上半年,集团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约44.44%,而下半年借助线上直播等方式获得快速回升,与2019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2020年,国美零售1263间可比较门店的总销售收入约为379.02亿元,同比下滑21.33%。从区域销售分布上看,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四个区域的销售收入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例约为34%,比2019年同期的32%有所提升。
此外,来自县域店的收入占比从2019年同期的7.07%提升至整体收入的约8.76%,而来自新业务(包括柜电一体、家装及家居等)的收入占比从2019年同期8.98%上升至整体收入的约9.57%,上述业务预期未来将会进一步增长并带动本集团整体的收入增长。
销售成本及毛利方面,国美零售表示,2020年销售成本约为395.69亿元,占销售收入的89.69%,相比2019年同期为84.68%。随着收入的下滑,毛利由2019年同期的91.11亿元下降50.06%至约45.5亿元。毛利率约为10.31%,与2019年同期的15.32%相比下降5.01个百分点。
对此,公司解释道,毛利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疫情期间,集团通过线上线下不同的渠道以及以直播的模式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所致。不过在2020年的下半年,毛利率已呈逐渐回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国美零售继续围绕家‧生活战略,并基于本地化零售模式,打造多场景、多频次的线上线下互动双平台。目前,国美拥有全国3400多家实体门店,所有门店均采用“一店一页”的线上线下运作模式,会员数量超过2亿人,社群数量达100万。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美零售正在尝试新的差异化战略和打法。今年1月,上线多年的“国美APP”正式更名为“真快乐”,定位为娱乐化电商门户,全力进军全品类电商市场。
而这种转型已经初见成效。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国美零售实现销售收入同比预计提升超170%。自上线以来截至3月底,真快乐APP的GMV预计同比增长近4倍,月活稳定在4千万规模, 活动单日日活近千万。
黄光裕谈国美机遇
4月7日晚间,创始人黄光裕出席了国美零售全球投资人电话会议。
黄光裕直言,国美这几年,丢失很多机会和时间,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几个月,我们在进一步研究,树立新的模式。从同行竞争来讲,国美有线下、供应链拓展的优势,同时有线上平台、娱乐化模式,相信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此外,零售市场未来增长很大,消费升级与内循环将给市场带来很大空间,而国美面临两大机遇。“一是国美的电器市占率下降了,但消费市场总量很大,国美有很大的提升机会;二是国美原来经营国美电器,现在在线上全品类销售,线下赋能。”黄光裕强调。
针对投资者提问国美线上业务高增长的原因,黄光裕表示,爆发式增长其实并不奇怪,“国美之前在线上基础几乎为零,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措施做法初见成效,相信公司在这个基础上会做得更好。同时公司将缔造用户战略,总体形成零售业全链条闭环,站在用户角度,而并不是平台商角度,这也是国美30多年来拥有的努力。”
在回应“与京东、拼多多等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时,黄光裕表示,公司不排除与任何一方合作的可能性,并一直对合作持开放的心态。“在正确的经营战略下,谁也灭不了谁 。国美是非常有信心的。”
此外,黄光裕再次谈到,未来18个月有信心做的更好。早在2月18日的国美控股集团高管会上,他首次发声就强调,“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应用创新层面,京东方不止于智能手机、PC等个人终端以及家用显示终端,已经全面布局了车空间,将智能座舱作为了柔性OLED的新价值场景,在汽车仪表、中控总成、抬头显示、后视镜等车载显示细分领域,已推出柔性AMOLED、柔性多联屏、曲面显示、全贴合显示、超大尺寸显示等极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全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从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向用户靠拢。
结合该博主的前后爆料,@中关村在线等多家媒体发文报道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50系列或将搭载京东方2160HzPWM高频调光新屏幕。目前来看,这个猜测是错误的,如果@数码闲聊站爆料属实,那么搭载京东方2160HzPWM高频调光的新机将会在年底左右发布,而华为Mate50系列将在下个月发布,发布时间差距甚远。
Omdia数据显示,在海外减产的情况下,中国大陆五家制造商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南京中电熊猫、彩虹光电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份额达到685%,创下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占比的新高。2009年8月25日,在公司仍面临巨额亏损,全行业全面减产的时刻,京东方宣布投资2803亿元建设我国第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在这一过程中,京东方的柔性OLED显示技术正在赋能越来越多的终端企业,引领上下游厂商的创新发展,逐步形成巨大规模的产业布局,为个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柔性显示解决方案,助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京东方集团高级副总裁邱海军认为,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将带动车载柔性显示市场快速增长。就比较优势而言,不管行业怎么走,京东方永远在进步,柔性OLED智能手机、折叠手机等高端产品的出货量以及市占率一直在快速增长,领跑国内市场。
活动现场,BOE(京东方)首度披露其在西南地区千亿级柔性OLED产业集群布局,并重磅发布全新一代Q9发光器件及全新自研蓝钻™像素排列方式,全面展示了其全球领先的柔性OLED显示技术、智能交互创新应用场景,以及雄厚的智能制造能力,并以全面迈向亿级出货量的目标,为柔性OLED消费市场打造强劲增长极,全面开启多形态智能终端新时代。
会上透露,随着多形态智能显示终端需求进一步增长,2022年京东方柔性OLED年度出货量预计达8000万片,并快速向亿级出货量目标迈进。据了解,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柔性OLED领域的企业,京东方投资近1400亿元在西南地区打造了中国首个柔性OLED产业集群,包含成都、绵阳、重庆3条全球领先的柔性AMOLED生产线,整体柔性OLED产能约占全球产能近三成,其中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是中国首条柔性AMOLED显示生产线。
格隆汇8月19日丨京东方精电(00710.HK)发布公告,2022年8月19日,根据于2013年6月3日获采纳购股权计划,行使授出的购股权而配发及发行1.5万股股份。本文源自格隆汇。
8月16日,在京东方“柔·见所未见”创新技术品鉴会上,官方首度披露其在西南地区千亿级柔性OLED产业集群布局。同时,京东方带来了全新类钻高分柔性屏,新品采用新基材,视觉效果提升20%,或由华为Mate50首发。
HK)公布,该公司2022年8月19日根据股份期权计划行使期权增发15万股股份,发行价每股2港元。HK)报收于187元,下跌085%,换手率03%,成交量2192万股,成交额411967万元。国盛证券最新一份研报给予京东方精电买入评级,目标价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