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10:09:38 | 浏览:3171
德邦此前接触了不少潜在收购者。
作者 | 姚悦
编辑丨蔡真
来源 | 野马财经
继极兔收购百世国内快递业务后,又一笔业内重磅并购事件靴子落地。
3月11日,据德邦公告,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物流66.4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董事长兼总经理崔维星将不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京东方面对外表示,双方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合作后双方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战略和业务方向整体保持不变。
德邦高峰时期仅快运收入一年超过200亿元,超过行业第二约170亿。但后来,德邦逐渐被顺丰、安能追赶,其最新市值不及“快递一哥”顺丰的1/20。
德邦股份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89亿元,同比增长28.16%,其中,快递业务同比增长33.67%,快运业务同比增长18.76%,仓储与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为4.41亿元,同比增长40.68%。
据36氪消息,有分析人士认为,德邦前前后后接触了很多的收购者,甚至包括阿里和顺丰,最后与京东牵手,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京东和德邦的背后,站着共同的投资人红杉资本。
近年来,京东在物流领域的版图扩张加速明显,尤其是2019年提出打造一体化供应链以来,京东物流一直瞄准资本市场,通过“买买买”谋求业务补充。
就在上个月,京东完成对本地即时零售和即时配送平台达达的增持,持股比例升至52%。因而收购德邦消息传出,不少网友戏称刘强东圆梦“京邦达”(刘强东一实控公司名为: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
同月,京东以每股4.35港元的价格增持中国物流资产股份,持股比例从37.02%增至65.67%,标的公司是中国本土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商及运营商之一。
2020年8月,京东物流还以总对价30亿元全面收购了跨越速运。
对于京东此次接盘德邦,分析人士认为,可以补上京东在大件快运上的短板。
此前京东大件物流大多数选择外包,承运的是社会车辆,有时还需要支付上楼费。而德邦业务员在大件配送上更有经验,一旦收购成功,京东物流就可以利用德邦网络提升物流能力,加固护城河。
值得注意的是,德邦还有的27.3万客户数量,来自包括阿里和苏宁在内的各大电商平台,而这些正是京东物流以往较难深入的场域。
财报显示,京东物流去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机构一致预期德邦收入约为308亿元,而顺丰并表嘉里物流后年收入超过2000亿元。收购成功后,至少从营收规模来看,京东物流短期内会稳坐中国第二大物流公司的宝座。
虽然目前快递行业尚没有取得过半份额、可以称为寡头的品牌出现,但是仔细深究快递公司背后的资本关系,外界普遍认为,阿里系、顺丰系、京东系“三国杀”正在上演。
阿里生态网早已经将触手深入物流领域。自2008年投资百世开始,阿里巴巴一直在不断地加仓“四通一达”。截至2020年4月,阿里拿到韵达2%的股份,“四通一达”五大快递企业已全部打上阿里的烙印。
面向社区和校园的菜鸟驿站,已经通过超过4万个站点构成菜鸟网络的城市末端网络。
2015年,德邦快递就入驻了菜鸟,为天猫淘宝提供30公斤以下的大件物流服务。德邦被收购,无疑菜鸟在大件快运上少了一个头部选项。而且,阿里电商正在发力“服务”,物流本就是有待加强的一环。
2014年,马云曾说,做电商千万不要碰物流,因为自建物流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员工队伍会变得极其庞大,京东会成为超过10万人的庞然大物。
后来,马云创办了“菜鸟网络”。阿里也一直想通过菜鸟网络帮助快递公司提升运营效率。但菜鸟只提供物流数据的收集与反馈,坐收提成、佣金、服务费等,对于时效、送货上门等细节难以把控,因此对通达系的控制力也偏弱。
行业人士指出,从大趋势看,电商平台都会越来越重,菜鸟早晚也要亲自下场。相比自建物流体系和中转仓,从市场上直接收购优质标的,本是更快捷的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系的韵达还是德邦持股比例6.52%的第二大股东。
结合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来看,通达系快递企业依然牢牢占据中国快递行业63.6%的市场份额。但前有极兔收购百世,后有京东入手德邦,快递市场极不平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阿里对申通快递行权的截止年。当下阿里的高管已经全面进驻申通快递,接管了申通快递的日常事务。
不过,有投资者发现,如果阿里再次行权申通快递,申通快递实控人会发生变更,触发要约收购,随即申通快递就有私有化退市的可能。 因此,尚未出手的阿里“进可攻、退可守”。
作为较早成立的零担(物流运输中使用的一个名词,指货主需要运送的货不足一车)领域直营物流企业,德邦股份一度被称为快运界的“黄埔军校”,并为行业输出了不少人才。
德邦的创始人崔维星,1992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这也被认为是物流快递界各大掌门人的天花板。
毕业两年后,崔维星加入速达货运公司,踏入物流业。1996年,崔维星以“崔氏货运”的招牌单干,仅用一年时间,资产就积攒到了20万。
2000年8月8日,广州市德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300万,专做空运代理业务。到2010年,德邦的营收达到26亿。
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后,2013年前后,迅猛发展的电商平台带动了国内快递市场爆发,而德邦当时所处的传统零担业务增速却不容乐观。
为了应对电商市场的爆发,德邦再次作出战略转型:从零担快运转为重点突出大件快递,并于2014年陆续引进红杉资本、鼎晖投资、中金资本等投资人。
快递业务在公司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德邦物流在2018年直接改名为“德邦快递”,聚焦大件快递市场。
2018年,德邦经过一波三折,终于登陆上交所,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快运企业。当日开盘价6.97元,涨44.01%。
但转型之路并不顺畅。2018年到2021年,德邦的“快运业务”连年收入下滑,“快递业务”收入增长缓慢。2021年其净利润下降了近9成。
2020年7月31日,国内物流行业知名服务机构运联智库公布了2020中国零担30强,当了8年榜首的德邦首次丢了头名,顺丰快运以124.5亿元的收入成为零担赛道新王。
如今德邦的市值相比刚上市时的300亿元,已经缩水近60%。
河南省物流协会副会长王焰表示:“德邦最终卖身京东,是因其文化出了问题,得了‘大企业病’,靠自己已不能解决问题。这个教训也是深刻的,值得反思。”
你用过德邦快递吗,体验如何?欢迎留言评论!
应用创新层面,京东方不止于智能手机、PC等个人终端以及家用显示终端,已经全面布局了车空间,将智能座舱作为了柔性OLED的新价值场景,在汽车仪表、中控总成、抬头显示、后视镜等车载显示细分领域,已推出柔性AMOLED、柔性多联屏、曲面显示、全贴合显示、超大尺寸显示等极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全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从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向用户靠拢。
而一旦断供属实的话,京东方肯定是不可能按时交付苹果订单的,都知道库克对于供应链中的企业都非常苛刻,如果真的已经签下了合同,届时还不能按时交货,肯定是要赔付巨额损失的。很有可能之前在iPhone13的交付屏幕上,京东方并没有达到相应的需求,擅自更改了面板的设计,最终被苹果单方面要求停止生产,当然对于这样的消息,也并未得到官方的最终证实,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能知道个大概了。
在大尺寸领域,无论是LCD、OLED,还是新型显示技术赛道,京东方、TCL华星、三星显示和LGD都是综合实力较强的面板巨头。如今,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液晶面板供应更加依赖中国面板制造商,特别是京东方和TCL华星。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欧阳宏宇从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群虾图》、电影《花样年华》拍摄后未发行的片段,到游戏《仙剑奇侠传》中的兵器道具、小说《人世间》的艺术衍生品……如今,越来越多文化艺术品开始涉足数字藏品这一新赛道。这些藏品的创作和交易都离不
作者:肖俊清来源:股市动态分析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写过多篇关于看多面板双雄的分析,本文是在重温巴菲特部分理念和阅读段永平问答录后,第一次直面曾经避而不谈,关于面板企业商业模式上所存在的固有问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笔者依旧看好未来3到4年
提示!快递生态圈主要目标群:(投资人 私募基金 券商机构 各地方政府决策者 快递监管部门 快递经营者 媒体从业者 快递上下游经营者 加盟网点老板 年薪30万以上快递物流从业者 )添加公众号之前请阅读提示,是否属于该目标群| 快递生态圈投资组
“物流界黄埔军校”这个标签,让人欢喜让人忧。天下网商记者 汪佳婧金三银四的日子里,快递行业高管们的跳槽、辞职,动向多的有点“不正常”,尤其以德邦的三连辞震动业内。3月4日,德邦副总经理黄华波因健康原因辞职,但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3月18日,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注定不同寻常。首当其冲是“三位航天英雄凯旋”的新闻,刷爆全网。紧随其后的热榜话题,谁也没想到给了“京东自杀式物流”,情绪瞬间被点燃——“又见京东红!”所谓的“自杀式物流”之说,源于一张网传的聊天记录截图,显示京东从全国各
随着“2019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不断升温,众多品牌陆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爆款、新品并献上多重诚意优惠,希望能在这场购物狂欢中抢位京东11.11,实现口碑和销量的双增长。10月25日,全球知名护脊床垫领导品牌美国金可儿KINGKOI
6月18日,以“去超体 逛未来”为主题的2021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618盛大开业活动在合肥市蜀山区望江西路218号港汇广场举行,宣告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合肥店(以下简称京东超体合肥店)正式开业。数以万计的消费者汇聚在这座集逛、买、玩于一体的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