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5:58:12 | 浏览:394
德邦股份2月28日开始为期两天的停牌期间,收购事宜出现“小插曲”且尚未签署交易协议,因此3月1日晚间再次公告停牌三天。
3月2日,有消息称,近日京东已经完成对德邦股份(603056)的收购。
一份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德邦内部已经官宣了收购消息,且由德邦董事长兼总经理崔维星在2月28日的早餐会宣布了此事。同时有消息称,崔维星将退出公司,京东将委派高管接手。
对于上述消息,京东方面暂未回应,德邦方面称一切以公告为准。
(图片源自网络)
自去年开始,业界陆续传出德邦出售的消息。今年1月,德邦开始多次传出即将被京东收购的消息,但双方均否认了这一说法。
上周(2月底),上述消息再度发酵,并导致德邦股份的股价于2月23日开始连续三日大涨,且2月25日涨停封板,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接近20%。
一个周末的休市之后,德邦股份随即于2月28日和3月2日接连两次发布停牌公告。有业内人士透露,是因为第一次停牌期间出现了“小插曲”和新的变数,而公司3月1日晚间的第二次停牌公告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2月27日,德邦股份公告称公司股票2月28日起停牌,并预计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3月1日晚间,德邦股份再次发布继续停牌公告称,为期两天的停牌期间,交易各方就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动相关事项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协商,尚未签署相关交易协议,公司预计无法在3月2日开市起复牌。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3月2日起继续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1月28日晚间,德邦股份发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全年业绩表现差强人意。公告显示,2021年德邦股份的净利润为有0.73亿~1.86亿元,同比减少67%~87%。
这是德邦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2018~2020年,德邦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1亿元、3.24亿元、5.64亿元。对此,德邦提出业绩预减主要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影响。外部环境方面,宏观环境整体景气度有所下降、大件运输领域竞争加剧;内部策略方面,公司基于长期布局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成本、费用阶段性承压。
与业绩表现欠佳相对应的是公司股价持续低迷,自去年2月以来,德邦股价持续走低;直至今年2月底,德邦股份的股价累计跌幅超过30%。且自去年4月底公司披露回购计划以来,股价未有明显提振迹象。
(图片源自网络)
日前,有网友戏称:收购完德邦后,“京邦达”(京东、德邦和达达)正式形成了。冥冥之中似有注定,由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邦达”)早在2012年8月即已注册,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岩磊。并且京邦达由西安京东信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刘强东为最大股东持股45%)100%控股,而陈岩磊则是京东体系内培养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
早在2019年前后,京东与德邦就已有接触,不过京东彼时选择的收购对象是跨越速运。京东集团(09618.HK)2020年8月1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京东物流与跨越速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跨越速运”)于当月签订了最终收购协议。
近年来,京东集团一直在通过并购强化其“三驾马车”之一的物流板块。今年2月25日,京东集团公布将以现金5.46亿美元认购达达普通股,完成后,京东集团持有达达的股权从原有的46.46%上升至约52%。
去年2月,京东物流提交招股书,并于三个月后成功登陆港交所。随后,京东物流开始迅速扩张。过去一年,京东物流新增仓库数量达450个,相当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间的建仓数量。截至2021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已运营约1300个仓库,41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运营的仓储总面积约2300万平方米。
(图片源自网络)
回顾德邦物流的成长历程,相对于2007-2009年华宇、佳宇、通成等佳木斯物流商帮通过转卖退出历史舞台,崔维星通过“储备经理人”培训及校招解决了直营模式的管理难题,一路高歌猛进,在2010年营收达26亿,问鼎零担王的宝座。
相对于老拍档一触即走,爽快转让给台资企业。崔维星先后尝试了合伙人制与轮值CEO制,以焕发企业活力,并在2018年1月将企业带上A股。同年,德邦物流改名为德邦快递,全力转型大件快递业务,但转型之路并不顺畅。2018年到2021年,德邦的“快运业务”连年收入下滑,“快递业务”收入增长缓慢。到2021年,其净利润四年间下降了约有9成。
一方面,受制于大件快递运营成本高企,无法与电商3公斤以下小件同日而语,再加上加盟制快运的激烈竞争,快递新业务增长乏力;另一方面,由德邦物流更名为德邦快递的转型战略,又令公司原本的核心快运业务规模不断萎缩。
德邦将公司品牌更名德邦快递之后,2020年公司快递业务占其营收比例一度达到60%,但在全行业所占市场份额仅为0.68%。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德邦的直营优势无法转换成市场优势,到底是要业务量还是要利润,成为摆在德邦高管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零担快运虽是德邦的老本行,但随着大件电商崛起,零担快运成为炙手可热的物流新赛道,德邦面临的竞争局面亦不乐观。除了顺丰之外,安能已经登陆港交所,还有老牌快递企业百世、中通、韵达等也都在发力快运市场。
2018年到2020年,德邦的快运业务营收分别为112.06亿元、146.67亿元及100.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76%、28.69%、-6.5%。继快递之后,快运业务也迎来发展的瓶颈期。
原想靠快运、快递“两条腿”并行的德邦,愿景虽美好,但在双重下滑之下,公司陷入困境无疑也是必然的。正因如此,如今崔维星选择退出,应该说既出于无奈也迫于现实。(来源:快递观察家、新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
智通财经APP讯,京东方A(000725.SZ)公告,公司于2021年7月7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9.6亿股新股。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
写在前面的话过去的一周,俄乌开战,金融证券市场一片哀嚎,但唯独两者股逆市上涨。港股快运第一股-安能物流,自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后大涨,目前已从谷底的4.71港元涨至5.74港元;A股首家IPO快递股-德邦快递,则是被收购传言再起后开始连涨三
一年一度双十一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全民剁手狂欢的氛围之下,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创下了全新的销售记录。公开数据显示,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达到5403亿,同比增长8.4%;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定格3491亿,同比增长29%。而#双十一#话题也数次引爆热
“物流界黄埔军校”这个标签,让人欢喜让人忧。天下网商记者 汪佳婧金三银四的日子里,快递行业高管们的跳槽、辞职,动向多的有点“不正常”,尤其以德邦的三连辞震动业内。3月4日,德邦副总经理黄华波因健康原因辞职,但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3月18日,
不少消费者线上购买的快递、礼盒、塑料填充物等在家中随处可见,最后只能丢弃处理。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超百亿件,大量快递包装若处置不当,则或将造成严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何将快递箱重复利用发挥出更大价值,已成为物流企业和相关
大家好,我是水皮,欢迎来到ESG报告厅,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关于京东的“自杀式物流”。京东乌龙一个企业有没有履行社会责任,不光是看他怎么说的,关键是看他怎么做的。最近一段时间,上海的疫情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尤其是保障物资的供应,更是重中之重。在
2007年自京东集团内部酝酿而生,2017年全面对外开放,2018年完成A轮融资,也是上市前的唯一一次融资,如今,京东物流开始向香港主板冲刺。近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京东物流的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收入自2018年的379亿元增长至
从去年到今年已传言约6次将要上市的京东物流,在今天终于尘埃落定——2月16日晚消息,京东物流宣布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申请。而京东物流业务构成、营收概况以及募资用途等核心信息也在今晚首次全面披露。招股文件显示,2020年京东物流前三季度收入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物流江湖再起波澜10月18日,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宣布,京东物流正式进入个人快递市场。不过,尽管京东在力推个人快递产品,但它难免遭遇传统快递巨头的挑战,首先便是与其高端
京东方投290亿建生产基地为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巩固在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龙头地位,京东方决定投资290亿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第六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生产基地,用于生产新型半导体显示器,着力布局VR显示产品市场。(via 上证报)奇瑞斥1